项飙《把自己作为方法》
2024-9-20
| 2024-10-6
字数 1291阅读时长 4 分钟
status
type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介绍

在 2020 年的时候,我开始看一些课外书籍,这本书是我前期看的一本,对自己有着挺大的影响。一下子就看入迷了,很多的社会学思想,是如此的迷人,像是自己当初看网络小说,废寝忘食。让人抽身于社会之外,作为旁观者看看自己所处的社会,以谈话方式的一本社会学入门书籍吧,它不像教科书那样,分门别类,介绍各个大家的实现,而是注重对于我们当今社会的各种现象,作为社会学家的项飙老师是如何看待的,他是如何理解这些现象,为何产生这样的现象,以及一些建议
 
这访谈前后经过多个不同的地方,总共花费了三年时间,三年时间,一个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时间就是三年,三年用来做一本书,时间说不上长,但也绝对不短,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足以证明作者之用心。另外说一下,那些耗时很长的,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用了六年时间,还有时间更长的,比如蒙田的《蒙田随笔全集》用了一生的时间去记录,那些都是有信仰的大师,让人不由心生崇拜。
notion image

我的理解

其实我之前并不看这类书籍的,基本都是看小说类,网络小说,推理小说。它算我读的第一本社会学书籍吧,给我挺大震撼的,在读的时候,我发现我讲读网络小说的坏习惯带到了其它书上,我总是非常着急于读完它,像是为了完成某一样任务一样,然后就给自己贴上一个“博学多才”的标签。细想来,确实不该。
 
这本书并不易读,说不上很流畅,因为里面还是有很多的专业名词和抽象概念。但是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它很真诚(也可能是自己这类书籍读得少吧),这本书大部分是项飙自己人类学家的角度介绍他所理解的社会现象,在开头看下来,会感慨搞学术的确实厉害,理解得非常透彻,各种社会现象都有自己得一套看法与理解。他让一些社会现象能变得理解,不再抽象,这就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了。

乡绅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学术研究精神?

我在看这书前大半,感觉是给降维打击一样,给大佬们带着领略风光。在后面才提到具体得乡绅是怎么个回事,其实从之前得访谈内容可以感受到项飙个人的乡绅精神,但是我自己理解不了这么具体!
下面也截取部分说明下“乡绅”精神是怎么回事?如何作为一种研究风格的。
项飙是这么解释乡绅的,或者说该如何以乡绅精神去做人类学研究(也就是书名)
乡绅自己要和这一批人混在一块,要代表这批人,对这批人的诉求、利益理解得很清楚,能够把这批人得诉求用一个体制能听懂、对体制有影响、体制得到反应的话语表达出来。
不断把他们的情况表达出来,乡绅就是一种代表,是分析性、理解性、代表性的,是话语的提炼者、发生者,当然也是原则、规则的制定者。
 
我总结一下,作为社会学的学者,研究某一群体、某一现象,需要做到以下内容
  1. 你首先得融入到这个群里中,也就是最近很火的一个词语“置身事内”。
  1. 理解他们的诉求
  1. 理解他们的利益
  1. 用社会学家们或者研究者们能够听得懂的话,去描述、提炼他们的诉求
  1. 阐述这个群体的社会影响
 
但是我觉得,上面三个选项没有一个是容易,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你想要一个人静下心来花很多时间去倾听某个群体的声音,无疑是困难的。为什么叫乡绅精神呢?我觉得“乡”体现在于合群之处,“绅”提现在研究者又是一个局外人,一个记录者,不过于沉陷于研究群体之中,而是去记录、提炼。
  • 文字
  • 思考
  • 本心而为王小波《黄金时代》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