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us
type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故事内容
《一九八四》出版于1949年,乔治・奥威尔代表作品。作者假想1984年的世界,仅存在三个超级大国:大洋国、欧亚国、东亚国。主角所在的国家是大洋国,在「老大哥」的统治下,国家科技发达,但民众每日只能得到最低配给,死不了,但是挨饿,人们无时无刻不处于监控状态下,稍有不留意某人就直接人间蒸发,但是人民却对「老大哥」狂热迷信、追捧,「老大哥」是如何做到的呢?
温斯顿・史密斯 39 岁,外党党员。就职于真理部记录司,每天的任务就是篡改或删除「老大哥」不符、不利的材料,所以他触及到很多被抹除的真实历史。在记录司中的同事,彼此不认识,虽然常见,但是连名字都不认识。
在每日上午11点的例行「两分钟仇恨时间」中,所有部分的人都会聚集在电幕前,屏幕上闪现着人民公敌爱麦虞埃尔・果尔德施坦因的脸,人们会声嘶力竭地讨伐反叛者果尔德施坦因。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茱莉亚注意到温斯顿和其它人的「不一样」。
裘莉亚 27 岁,曾在「少年间谍团」担任队长,接着在「青少年反性联盟」做宣传工作。后来分配到真理部小说司工作。她凭着直觉判断出温斯顿就是他要找的人,经过一番试探,二人情投意合,发展成为情人关系,正是幽会的这段时间,他们才体会到生而为人的快乐。但是,这样的日子注定不会长久的,如果不找到传说中的「兄弟会」就没有活下去的办法。经过仔细分析,温斯顿认为他的上级主管欧布莱恩有可能与「兄弟会」有些渊源。
欧布莱恩大约50岁左右,他是内党党员,也是「两分钟仇恨时间」的负责人。他言谈举止风趣有魅力,很容易让下属在谈话时放下戒心,这就让温斯顿误以为他是「政治上不完全合乎正统」的人。然而,温斯顿并不知道欧布莱恩也在注意他,为了证实他的判断,就以借词典的名义邀请温斯顿去他家。温斯顿觉得这是接触「兄弟会」的好机会,决定带上裘莉亚一起去。欧布莱恩经验丰富,且对「老大哥」极为忠心的内党党员,他非常善于从别人的眼神中捕捉到大概的想法,他看到裘莉亚也来了略微有点惊讶,但还是不动声色地告诉他们有关「兄弟会」和「那本书」存在的事实,并表示欢迎他们加入「兄弟会」,之后会在适当时机将「那本书」给他们阅读,继而还有下一步的行动计划的指示。温斯顿对欧布莱恩的每一句话都深信不疑,他不知道「兄弟会」根本不存在,而「那本书」也是欧布莱恩自己编写的,为的就是吸引温斯顿这种人上钩。
欧布莱恩没有现场逮捕温斯顿和裘莉亚,为的是想看看他们是否还有其它同党或别的阴谋,当发现整个计划只有他们两个的时候,就下令密探查林顿执行逮捕行动,将他们押往博爱部监狱。温斯顿当初为了掩人耳目和茱莉亚同居,就特地去贫民窟租房,而那个房东就是查林顿。温斯顿当然也预料到迟早会有这一天,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但他坚信再严酷的刑罚再厉害的手段都无法摧毁大脑意识中捍卫的对茱莉亚执着的爱,事实证明他太高看自己了。
博爱部监狱它位于大楼的第11、12层,里面灯光24小时全开,让人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墙壁四周都有电传荧幕全天侯监控。关押在这里的囚犯都会经历几个月饥饿、毒打、电刑的折磨,在交代完全部的「罪行」以及供出更多的「同党」之后就会被带往「101室」,这才是最让人闻风丧胆的地方。其实,「101室」与普通房间并无区别,无非略大而已,但犯人会在这里看到这辈子最恐惧的东西,而每个人的恐惧点都不一样,比如有的怕蛇有的蜘蛛什么的,所以准备的素材也各不相同,温斯顿最恐惧的却是老鼠。接下来就毫无悬念,就在温斯顿看到装着呲牙咧嘴老鼠的笼子即将扣到头顶时,他却呼喊着让茱莉亚来代替他受折磨,他不仅背叛了爱的承诺,还产生了对「老大哥」的敬爱。可以说,「101室」的作用不在于惩罚,恰恰是在于「拯救」,要「拯救」的不是肉体上而是思想上需要被「治愈」的人,将他们从「歧途」中拉回到「正常」轨道,而温斯顿很明显是得到「拯救」了。
后来,温斯顿的「罪行」得到当局的「宽恕」而被特赦,而他已成了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他整天都默默坐在「栗树咖啡厅」的角落里忏悔,或者下着无聊的象棋,没有人来干涉他的自由,他可在附近散步或逛街,如有需要甚至还可以见到裘莉亚。不过,他发现这个曾经爱过的人已经变得和他一样丑,况且他们都在「101室」背叛了彼此,所有的海誓山盟都化作形同陌路,永远消失在过往的人群里。不久,温斯顿又因新的「罪行」被发现而重遭逮捕,这也是他真实内心梦寐以求的结果,和中世纪那些殉道者不同,温斯顿被处决时心中仍然洋溢着的还是对「老大哥」的无限敬爱。
控制的实现
双重思想
口号
- 战争即和平
- 自由即奴役
- 无知即力量
按照以前的战争标准来看,现在的战争完全是假的。现在战争的目的不是政府别国领土或保卫本国领土,战争的目的是保持社会结构不受破坏。
为何这么说呢?
一个社会结构遭到破坏,必定是有新的思想诞生,自由温饱问题解决,生存问题解决,才会产生新的思想,所以只要把人民置于温饱问题待解决、生存不稳的环境中,便会使得社会一直「和平」下去,这也就是「战争即和平」
监控
无处不在的电幕,可以把声音关小,但无法关掉,它一直在播报「老大哥」的光荣事迹,国家在「老大哥」的领导下经济收入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上升、工作时长降低等等一系列。还有无处不在的大画,无论你走到哪,画中的眼光总是跟着你,下面的文字说明:老大哥正看着你。
还有思想警察,被普通警察抓到最多关几天,被思想警察发现你「思想不正」可能就人间蒸发了
此外父母普遍害怕自己的子女,因为少年、儿童经过官方的少年间谍团培训,每一位父母身边都有「长期的监视器」在身旁,他们负责在家里监视父母的「不正统」行为举止。
剥夺话语
大洋国官方语言,将原有形容词等修饰词全部剔除,只保留最简洁明了的词。
因为不满情绪没有办法可以明确表达出来。
反人性的组织
「少年间谍团」、「青少年反性联盟」
其中反性联盟,认为人一旦有了欲念,就容易做出对「老大哥」不忠的行为,自由彻底抑制性本能,才能转化为对「老大哥」的忠心以及对战争的狂热。
他是这么解释的:把做爱说为释放激情,做爱完后,没有战争,争吵的激情,得过且过,对生活怎样都无所谓,而「老大哥」想要的是对它狂热迷信的人,自然而然地会推行禁欲教育。
读后感
党追求的是权力,他们日日夜夜为之奋斗的不是控制物质的权力,而是控制人的权力。在党看来,使人痛苦,是权力的表现,让人知道他在服从你的意志,而不是自己的意志!
看的第二部政治小说,很震撼!小说讽刺,各种真理部、博爱部里面做的东西都是和名字相反的,那三个经典的口号也是如此。
- 应该警惕真善美的口号,而去关注权力结构所做所为的本身?
- 我们所处的社会是否是别人规划的?
- 这样的社会是否真的合理?